图片
《化度寺碑》,又称《化度寺故僧邕禅师舍利塔铭》,全名《琶禅师塔铭》,或被誉为《青莺白鹤碑》,是我国唐代著名文学家李百药创作,由书法家欧阳询负责书写,于唐贞观五年(631 年)刻制而成。
图片
碑石原貌已无从知晓,后世根据翁方纲的考据认为共有三十五行,每行三十三字。
这部珍贵的碑铭,历经辗转,饱经沧桑。北宋庆历初年,范雍路过长安南山佛寺,意外发现一块残碑,经仔细辨识,竟是久负盛名的《化度寺碑》。
图片
范雍惋惜之余,花费重金将残碑购得,安置于赐书阁中。然而,“靖康之乱”中,碑石被埋藏于井中。后来,有幸被好事者发现,拓印数十份后,碑石却被彻底摧毁,原石自此消失无踪。
因为原碑石早已毁佚,真本稀缺,后世学者无法确定其真伪,导致伪造的精美翻刻本层出不穷。宋代开始,各种翻刻本便开始流传,至今仍有十几种存世。
图片
其中知名的有四欧堂本、十三家跋本、敦煌残本、南海吴荣光本、大兴翁氏苏斋本、临川李氏本、陆氏松下清斋本、南海伍崇曜粤雅堂本、明郁逢庆题跋本、直石本、日本传本、乾隆内府本等。
上海图书馆藏的四欧堂本,被誉为海内孤本。
图片
《化度寺碑》的书法魅力,在于其严谨的结构,深藏的神韵,以及超凡脱俗的意境。其雕刻技艺堪称后世难以企及,因此被誉为楷法极则。早于《九成宫》一年刻制,风格相似,但更为严谨,稍显拘谨。元代的赵孟頫曾评论:“唐贞观年间,欧阳询最为擅长书法,而《邕禅师塔铭》则是他的巅峰之作。”清代金石家翁方纲对此碑的评价更高,认为其超越了《九成宫醴泉铭》。虽然赞誉可能过于夸张,但无疑,《化度寺碑》的书法确实独具魅力。
图片
此外,还有一个被称为“敦煌残本”的版本,发现于清光绪二十二年(1896 年)的敦煌石室。这个版本现藏于法国巴黎图书馆和英国伦敦博物馆。近年又在敦煌石室发现了一个残本,拓印精美。
图片
<script src="//mp.toutiao.com/mp/agw/mass_profit/pc_product_promotions_js?item_id=7299071149369999872"></script>欧阳询(557 年一 641 年),字信本,汉族,唐朝潭州临湘(今湖南长沙)人,与虞世南、褚遂良、薛稷并称为初唐四大家。他的书法独树一帜,平正中见险绝,最适合初学者,因此被誉为“欧体”。他的代表作品有楷书《九成宫醴泉铭》、《皇甫诞碑》、《化度寺碑》,行书《仲尼梦奠帖》、《行书千字文》等。他还著有书法论著《八诀》、《传授诀》、《用笔论》、《三十六法》。他所创作的《化度寺邑禅师舍利塔铭》、《虞恭公温彦博碑》、《皇甫诞碑》被誉为“唐人楷书第一”。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我们将《欧阳询化度寺碑四欧堂宋拓孤本》精确复制,作为极其重要的“法帖3.0”藏本以飨书友!请注意,“法帖3.0”出品是原汁原味、无限接近原件超精复制品,不是网上通行的严重调色的低精度图片形态!
欲购专业级《欧阳询化度寺碑四欧堂宋拓孤本》超清复制件的书友,可点击下面商品卡,品鉴与激赏!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华泰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